Skip to content

July 6, 1949

Letter to Stalin,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 on 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Experience in Party and State Building

关于向苏联学习党和国家建设经验问题给联共()中央斯大林的信

一九四九年七月六日)

 

联共中央斯大林同志:

们在自己的报告[1]中已经提出许多问题向斯大林同志及联共中央请示,关于借款及专家问题,斯大林同志已有指示[2]此外,在我们动身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要我们将关于国际形势,新的战争危险,苏联与帝国主义美英间的关系等问题的估计与分析,向斯大林同志请示,以便作为中共估计国际形势的指南。

第二,我们想利用在莫斯科的短短时间学习苏联,想要知道的问题大概如下:

一、苏联的国家组织。其中包括:

级政权机构;

政府中的各部门;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权的基层组织;

党的组织、政府的组织及群众团体的组织相互之间的关系;

经常的武装组织、法院组织与公安组织;

财政经济机构;

文化教育机构;

外交机构与外交斗争。

二、苏联经济的计划与管理。其中包括:

业、农业与商业的配合;

国家预算与地方预算,个别工厂、机关、学校与农场的预算;

国家企业、地方企业,个别工厂、机关、学校的企业与合作社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银行的组织与作用;

合作社的组织与作用;

海关与对外贸易的组织与作用;

税收制度与税收机构;

输机构。

三、苏联的文化教育。其中包括:

级学校的组织与制度;

学校与生产部门的联系:

学生的招收及对学生的待遇;

学校课程;

其他文化艺术工作;

术研究机关。

四、党的组织与群众团体的组织。其中包括:

党的组织方式;

务工作部门;

党的教育组织;

党委制;

党的干部管理;

工会的组织方式;

青年的组织方式。

习的方式,是请苏联各方面工作的负责同志与我们谈话,我们想请下列各机关能派出负责同志与我们谈话:

长会议;

务部;

教育部及文化高级机关;

外交部;

国家计划局:

银行;

合作社;

业部;

对外贸易部;

财政部;

党的组织部;

工会;

青年团;

一个至两个工厂的厂长,支部书记,工会主任,莫斯科州委、市委、市政府;

另外我们还想参观一二工厂,一二农庄,二学校。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想请苏联政府为新中国的建设管理人才办一专门学校,好像过去的中国劳动大学[3]样。开始收学生一千人以下,内分各系,如工业、商业、银行、法律、教育等系,并分速成班学期一年,普通班学期两年,及正式班学期三——四年。这样可以很快的培养人才,可以从现在的工作岗位上调一些人来学习,可以免除语言不通之困难,因上课参观,均可以经过翻译。现在分散在各学校之中国小孩的学习,照旧不变。

此外,我们想派一些各方面负责工作的同志来苏联作学习性质的短期参观,时间三四个月,一方面亲自参观,一方面听一些讲演与谈话。这也是提高我们干部学习管理国家与管理经济的办法之一。

再,就是希望苏联能够派各方面的教授到中国去工作,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本国培养各方面管理国家的干部。

第四个问题是苏中交通问题,通邮,通电,通车,通海运,通航空,由苏联经哈尔滨,沈阳,大连[4],由沈阳到北平,由北平经库伦至苏联等航空线,组织中苏航空公司,帮助中国建立飞机修理厂,培养空军干部等,这些问题,希望具体谈一谈,具体解决。

第五个问题是苏联帮助我们训练海军干部,帮助我们一些扫雷艇广打捞船只,海岸设防等问题的具体化。

第六个问题是关于苏联帮助我们解放新疆。毛主席来电完全赞成提早占领新疆,并嘱我们关于苏战斗机帮助及空运军队问题具体化,我们希望供给我们关于新疆情况的材料及具体商谈空军帮助。

第七个问题是关于东北的几个问题:

1贸易问题,今年冬季东北可向苏联出口粮食八十~一百万吨以换机器。

2东北与大连币制统一以沟通大连与东北的经济来往,减少我们外汇负担,更好地恢复大连的工业。

3、大连海口开放问题,以便输出煤块和盐等到香港、日本。又如上海、天津被封锁,能否利用大连作为中国出入口货物的海口?能否允许英美商船出入大连?

4鸭绿江水电站的电力供给问题,东北方面要求该电力站以一半电力给东北,该电站建设时中国出资了7500万日元,朝鲜出资500万日元,希望苏联方面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第八个问题是中苏文化交流。中苏文化交流这是密切两民族关系的重要工作,如通讯社、电影、中苏文化协会工作,工人、农民、学者相互拜访参观,在中国培养俄文人材,在苏联培养中文人材,在中国成立俄文图书馆,开设书店,发行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之报纸、刊物、书籍和电影,书籍翻译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能与一定的负责同志商谈。

以上诸问题请给以指示,或指定专人与我们商谈。

致布赛维克敬礼

 

中共中央代表团主任刘少奇

一九四九年七月六号

 

根据审定原件刊印

 

[1]指中共中央代表团主任刘少奇一九四九年七月四日给联共()中央斯大林的书面报告(见本书第1—17)

[2]这里指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代表团与联共()中央会谈时,斯大林就苏联向中国贷款和派遣专家问题所谈的意见。关于贷款问题,斯大林说:联共中央决定向中共提供三亿美元贷款。年利百分之一,以机器、设备、材料、商品的形式提供,平均每年六千万美元,为期五年,中国在贷款完全生效后的十年内清偿。签订贷款协议的方案有两个:一个是由联共中央和中共中央代表签订协议;另一个是授权苏联政府和现已建立的中国东北政府签订协议,等到今后建立了全中国的民主联合政府,再通过苏中两国政府间的谈判来签订协议。关于振遣专家问题,斯大林说:苏联已经准备好在最近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派出第一批专家。但双方应当谈妥关于专家的报酬。苏方认为,如果中共是以粮食计算向中国专家提供报酬的话,对苏联专家也可以照此办理。但是,应当按照中国的优秀专家的高水平报酬标准提供给苏联专家,不能低于、当然也不要高于这个水平。鉴于苏联专家享有高工资,如果需要的话,缺额部分将由苏联政府补齐。如果发现苏联专家中的个别人有不良行为,请通知联共,联共将对其进行教育、警告,必要的话,将进行惩罚。我们不容许苏联专家对待中国专家和中国人民采取傲慢和轻视的态度。我们已经挑选出十五名专家随时准备派到上海去。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访苏期间,双方就上述问题基本达成一致。第一批苏联专家二百二十人于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随刘少奇等抵达沈阳。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毛泽东结束对苏联正式访问之际,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周恩来和苏联政府全权代表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分别代表本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上签字。

[3]这里指莫斯科中山大学,也称中国劳动者中山大学孙中山中国劳动者大学。一九二五年九月在莫斯科创办。该校的任务是培训中国革命青年。一九三〇年停办。

[4]]“苏联经哈尔滨,沈阳,大连一句,似应为苏联经哈尔滨、沈阳到大连

Liu Shaoqi presents a list of questions and issues to Stalin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eeks advice upon.

Author(s):


Associated People & Organizations

Associated Places


Document Information

Source

Zhonggong zhongyang wenxian yanjiushi and Zhongyang dang'anguan, eds., Jianguo yilai Liu Shaoqi wengao (Liu Shaoqi’s Manuscrip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vol. 1 (Beijing: Zhongyang wenxian chubanshe, 2005), 23-29.

Rights

The History and Public Policy Program welcomes reuse of Digital Archive materials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urposes. Some document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which is retained by the rights holders in accordance with US and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laws. When possible, rights holders have been contacted for permission to reproduce their materials.

To enquire about this document's rights status or request permission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contact the History and Public Policy Program at [email protected].

Original Uploaded Date

2023-10-24

Type

Letter

Language

Record ID

300659